塑膠模具斜頂知識
【斜頂的用途】
斜頂機構一般是用來成型產品內部或者外部倒勾,且無法用動模側滑塊直接成型的情況,同時也起頂出產品的作用。
【斜頂的一般結構和類別】
如圖7所示,斜頂放置在一個固定不動的模板的斜孔中,斜頂與斜孔配合。從下向上給斜頂一個推力推動斜頂向上運動一段距離之后發現斜頂在斜孔和推力的強迫作用下,不僅向上運動了,并且向斜頂傾斜方向運動了一定距離(如圖中所示的位置差距)。在頂出過程當中,由于產品是垂直線運動,而斜頂不僅垂直線運動,且向死角反方向運動了,從而可以處理死角了。
(2)確定0°靠破面的起點,并且確定其長度(如圖AB)。如果不設計0°靠破面,則選擇A點作為斜頂斜面的起點。
(3)以B點為基準,偏一距離,如圖BC,BC=頂出行程。
(4)以C點為基準,向斜頂移動的反方向偏一距離,如圖CD。CD=斜頂行程(取整數)=死角大小+大于或等于3mm的最小安全量。
(5)連接DB,得到角度DBC。這個角度一般為小數。我們取一整數,為M°。這個角度才是我們所需要的斜頂斜面的傾斜角度。
(6)其它的內容可根據前面所講的結構及其要求完成斜頂其他部分的設計。
其實,像上面這么復雜的內容主要的目地是教我們如何去求出斜頂的傾斜角度。我們可以簡化為如下圖所示:
像上圖,我們可以得出三角函數tgM°=斜頂行程/頂出行程。此時要求出M°是多大就很容易了,也可以直接在圖紙上測量出來。
【斜頂運動圖示】
(1)根據實際行程H確定斜頂角度,一般為3~12°,斜度要盡可能??;斜頂抽芯距一般大于產品抽芯距3mm;斜頂的強度,斜頂的斜度與頂出距離之間要協調;
(2)根據產品扣位的寬度確定斜頂寬度;
(3)根據斜頂寬度及斜頂所在產品位置(主要看有無干涉、斜頂上的膠位面落差是否很大),確定斜頂厚度,一般不小于6.0;
(4)根據斜頂尺寸難度、厚度及總長度確定導滑槽的形式,導滑槽一般采用40Cr材料;
(5)根據斜頂尺寸設計導滑塊;材料一般有40Cr、青銅;
(6)斜頂材料一律用H13,并作氮化處理;
(7)斜頂需加工油槽(斜頂的頂、底面除外);
(8)留意成品的擺放方向,避免掛斜頂,必要時增加加速頂;
(9)繪圖時,斜頂要用三個視圖表達;
(10)斜頂頂面低于產品面0.05mm,以避免拉傷表面;
(11)要考慮產品是否會粘斜頂,有否做定位拉住產品;
(12)要檢查斜頂頭部是否為反斜度(頂出會鏟膠),要注意斜頂是否會與其它部件干涉(如其它斜頂、頂針、骨位),一定要校核;
(13)當產品很深,邊上還有斜頂時,斜頂要加一臺階定位,還有一種情況是斜頂在產品(產品有一定的深度)邊上,斜頂一邊有較深的骨位。
400電話